少妇装睡让我滑了进去,亚洲欧美国产毛片在线,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,一本大道熟女人妻中文字幕在线

  • 法律圖書館

  • 新法規(guī)速遞

  • 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

    [ 聶武剛 ]——(2006-11-20) / 已閱121662次

    <四>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歸責基礎


    前面所提到的過錯責任原則的歸責基礎是行為人的主觀過錯,它符合傳統(tǒng)的公平觀念。對于不考慮行為人的主觀過錯而按照法律規(guī)定令其承擔民事責任,人們會難以理解。其實,法律之所以規(guī)定那些對周圍環(huán)境有高度危險性的行業(yè)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,是出于兩點考慮:其一,這些行業(yè)潛在的對他人產(chǎn)生侵害的危險性以及他人保護自己權利不受侵害的正當性,要求從法律上對權利人的正當權利予以保護。其二,無論從對該行業(yè)的了解程度,還是從經(jīng)濟條件下比較,加害人都處于優(yōu)勢地位,并且受害人也很難就加害人的主觀過錯予以舉證。其三,根據(jù)“誰獲取利益誰就承擔風險”的原則,法律規(guī)定對這些特殊行業(yè)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,也有利于加害人增強責任心和提高對別人權利的注意程度。


    總之,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歸責基礎是行為潛在的對他人產(chǎn)生侵害的危險性以及加害人的優(yōu)勢地位。

    <五>無過錯責任原則的顯著特征


    從加害人的主觀過錯看,無過錯責任原則不考慮加害人主觀過錯,加害人也不能以自己主觀無過錯而主張抗辯。對于加害人的主觀過錯,受害人無需舉證,因為該原則就不考慮加害人主觀過錯。不過受害人免除的僅僅是對加害人的主觀過錯舉證,而不是全部舉證責任。受害人仍就損害事實,加害人的行為或物件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。

    <六>無過錯責任原則與過錯推定責任原則的關系

    聯(lián)系:在舉證責任上,二者都不用對加害人的主觀過錯承擔舉證責任。

    區(qū)別:首先,在考慮加害人主觀過錯上,無過錯責任原則根本不考慮加害人的主觀過錯,但是過錯推定責任原則推定加害人主觀有過錯,說明過錯推定責任原則考慮加害人的主觀過錯。其次,是否可以以主觀無過錯作為抗辯上,無過錯責任原則規(guī)定加害人不能以自己主觀無過錯作為抗辯,而過錯推定責任原則允許加害人對自己主觀無過錯予以舉證,確認后可以以自己主觀無過錯作為抗辯。再次,
    在免責事由上,無過錯責任的免責事由由法律予以特別規(guī)定,法律沒有明文規(guī)定的,不能作為免責事由,而過錯推定責任不僅可以以自己主觀無過錯予以抗辯,而且還可以以法律規(guī)定的一般免責事由作為抗辯。由此可見,無過錯責任的免責事由要比過錯推定責任的免責事由要嚴格的多。

    <七>無過錯責任原則的總綱及法律適用范圍


    《民法通則》第106條第3款是我國無過錯責任原則的總綱,該條第3款規(guī)定“沒有過錯,但法律規(guī)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,應當承擔民事責任!


    特殊侵權行為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,在我國《民法通則》中總共有7條對特殊侵權行為的無過錯責任作出了規(guī)定:職務侵權的民事責任(第121條);產(chǎn)品責任(第122條);高度危險作業(yè)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(第123條);污染環(huán)境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(第124條);地面施工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(第125條);飼養(yǎng)的動物到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(第127條);被監(jiān)護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(133條)。注意:在第122條的產(chǎn)品責任中,產(chǎn)品的制造者、銷售者承擔的是無過錯責任,而產(chǎn)品的運輸者
    、倉儲者對此“負有責任的”即有主觀過錯時才承擔責任。

    <八>無過錯責任原則的缺陷


    首先,采用列舉的方式對特殊侵權行為用法律予以特別規(guī)定,這樣會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出現(xiàn)不能適用的情況,比如現(xiàn)在有些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的侵權行為,后來也可能發(fā)展成為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。


    其次,在舉證責任上,若加害人果真能證明其主觀無過錯,那么為什么不允許其證明?若不這樣,會加重高度危險行業(yè)發(fā)展的負擔。因而有人推崇社會保險制度的發(fā)展,這對于彌補無過錯責任的缺陷也有一定的作用。


    正因為有以上缺陷,有學者認為無過錯責任的適用范圍非常狹小,且不具有法律責任的教育和預防功能,不能成其為一項歸責原則(參見13)。但是我們也不能以此來否認無過錯責任原則作為一項歸責原則,因為該原則不僅有其法律依據(jù)即《民法通則》第106條第3款,而且也有其適用范圍與對象即《民法通則》第121條到第125條,以及第127條和第133條。即使我們否認其作為一項歸責原則,我們目前仍找不到一項比此項歸責原則更好的歸責原則。


    正因為考慮到無過錯責任原則對其適用對象――特殊侵權行為列舉的不周延性,我國立法者便采用民法的基本原則――公平原則去彌補這一缺陷。

    5, 公平責任原則

    <一>公平責任原則


    繼過錯責任原則和無過錯責任原則之后,為了彌補成文法規(guī)定的缺陷與漏洞,公平責任原則便應運而生。1900年的《德國民法典》第829條規(guī)定“依據(jù)情況特別是依據(jù)當事人之間的關系,公平原則要求作某種賠償時,在賠償不妨害加害人保持與自己地位相當?shù)纳嫴⒙男蟹缮戏鲳B(yǎng)義務所需資金限度內(nèi),加害人仍負賠償義務!背酥猓鸬、瑞士、奧地利、南斯拉夫等國的民事立法中也有類似規(guī)定。社會主義國家也廣泛采用了公平責任原則,如1922年的《蘇俄民法典》(參見16)。

    總共7頁  [1] [2] [3] 4 [5] [6] [7]

    上一頁    下一頁

   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    免責聲明:
    聲明:本論文由《法律圖書館》網(wǎng)站收藏,
   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,
   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,未經(jīng)作者同意,不得轉(zhuǎn)載。

   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    論文分類

    A 法學理論

    C 國家法、憲法

    E 行政法

    F 刑法

    H 民法

    I 商法

    J 經(jīng)濟法

    N 訴訟法

    S 司法制度

    T 國際法


    Copyright © 1999-2021 法律圖書館

    .

    .